云存储用来存数据可方便了,能在其他设备上备份和下载。但时间一长,要为这项服务掏钱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你使用托管计划的时间越长,交给大型科技巨头的钱就越多。这些套餐能提供的存储空间,往往比存储硬盘能提供的少太多了。在网络附属存储(NAS)设备里装一块20TB的机械硬盘,能给你所有照片和视频提供的空间,比谷歌、微软还有其他好多公司在不采用企业级存储方案的情况下提供的空间要大得多。不过呢,自己搭建照片管理系统,也不全是好事儿。这么做的话,你得学些东西,尤其是网络、服务器管理,还有Docker容器方面的知识,要是你把访问权限分给亲朋好友,那所有技术支持的事儿都得你负责。但如果你不介意这些,部署你自己的Immich服务器会非常有趣!我一直在慢慢改造我“智能家居”的各个部分。Ring警报和监控系统已经和Home Assistant整合到一块儿了,飞利浦Hue桥接器还有其他所有联网设备也都整合好了。Jellyfin 托管着我们购买的所有电影、电视剧和音乐曲目。我们每月通过削减订阅费用节省了相当一笔钱。虽然购买我们想要观看的媒体内容确实要多花一点钱,但之后我们就能将所有内容存储在本地硬件上,无需依赖流媒体服务来确保随时都能观看。而且,似乎越来越多的内容被设置了额外的付费门槛,尤其是在亚马逊 Prime Video 上,那我们真的多花了不少钱吗?
Immich与谷歌相册、iCloud、Dropbox和微软OneDrive非常相似,它允许用户将照片存储在云端,唯一的区别在于这个云端是在本地拥有和管理的。你无需依赖一家公司来托管你所有的数据,而是可以完全掌控一切,并且从长远来看还能省钱,因为这款软件完全免费使用,几乎可以安装在任何设备上。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网络附属存储(NAS),那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没有,你就需要一个设备来存储所有数据。我建议自己搭建一个紧凑的NAS。如果你曾使用谷歌相册或OneDrive来存储媒体文件,那么使用Immich时你会感觉非常熟悉。它的用户界面以及各项功能的布局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但不要认为这款软件不如你过去付费订阅的一些云存储服务强大。安装Immich后,你可以利用其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和人物识别功能、多平台支持、自动照片和视频备份、地理标记等功能。我发现Immich使用起来要好得多,它具备所有必备功能,却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开销。
安装Immich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Docker在连接到家庭网络的网络附属存储(简称NAS)或单板计算机(简称SBC)上进行。只要你的内部存储空间足够大,能装下你所有的媒体文件,你就可以将所有设备配置为自动将所有内容备份到Immich。以下是安装Immich容器的方法,在多个平台和操作系统上应该都类似。
前往 Immich的GitHub链接 并下载 example.env 和 docker-compose.yml 文件。
要是你用的是命令行界面(简称CLI)的发行版,你可以在终端中执行 wget 命令并跟上它们的网址来下载这些文件。
(可选)如果你希望为你的Immich库设置一个自定义位置,你可以编辑 example.env 文件中的 UPLOAD_LOCATION 字符串。
把 example.env 重命名成 .env。
打开你发行版自带的终端应用程序,并使用 cd 命令导航到包含 docker-compose.yml 和现在已重命名的 .env 文件的目录。
运行 docker compose 命令来部署Immich容器。命令是docker compose up -d
安装完容器后,在你喜欢的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localhost:2283。这就能初始化Immich网络配置器了。按照向导创建一个主管理员账户,你就可以用了。然后所有设备都可以安装Immich应用程序或通过浏览器访问该服务。从这里你可以设置反向代理和虚拟专用网络(简称VPN)以进行外部访问。Immich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改变了我家将硬件备份到云端的方式。